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把山海間的朝陽,化作城市裡的光:朝陽滿屋・茶籽堂綠光創生計畫

2023-07-25

茶籽堂與朝陽社區從《苦茶油復興之路》走到《朝陽社區復興計畫》,這條永續之路加入新的綠能夥伴陽光伏特家,踏上地方能源轉型浪潮啟動《朝陽滿屋・茶籽堂綠光創生計畫》,透過太陽能公民電廠的力量活化社區,用綠能價值串連地方創生和循環經濟。

跟著光,看見朝陽能源的永續價值。

宜蘭大南澳最南端,銜接花蓮邊緣,有座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,每日迎接從海面升起的朝陽,以光為名的「朝陽社區」。被山群擁抱坐望大海的社區,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勢,形成富有自然光能、適合發展太陽能再生的綠能天賦。

聊起茶籽堂與朝陽社區的緣分,要從2016年為尋訪台灣苦茶籽原料發起的《苦茶油復興之路》說起,在走訪全台苦茶園之際與社區相遇,並種下苦茶樹。

 

深入社區後,茶籽堂一方面深深愛上這裡迷人的自然地景和樸實溫暖的居民,另一面也看見社區與許多農漁村落一樣,正面臨人口外移、老化的問題。

 

2018年與在地里長、社區發展協會及公部門合作推動《朝陽社區復興計畫》,透過社區品牌識別設計、老舊建物改造、土地教育和農學體驗,從人與土地的關係翻轉活化社區。

 

延伸閱讀>改變,土地都知道:茶籽堂的朝陽社區復興之路

這次,我們與社區攜手陽光伏特家啟動《朝陽滿屋・茶籽堂綠光創生計畫》,延續先民墾殖拓荒的精神,結合永續和地方創生,運用公民電廠的力量締造老屋的新能源價值,歷經一年半的探勘討論,決定以社區發展協會核心幹部作為地方綠能轉型的第一波實踐典範,於2022年12月完成三戶電廠103片太陽能板的公民電廠募資,2023年3月啟動運轉發電。

 

其中,茶籽堂以綠能公益模式參與,用「公民電廠認購滿10片我捐1片」及認購回饋禮免費升等年度VIP會員、暖心支持金500元響應支持,並將未來的綠電淨收益回饋給朝陽社區發展協會,依比例回饋屋主,用實際行動從源頭帶來真實的改變,延續地方及環境的美好。

地方能源轉型之路,成功前必經的三大挑戰。

計畫團隊與社區居民們歷時一年半的策動過程中,從前期溝通、場勘、到首波示範參與集資,共同面對了三大挑戰,然而,這也是許多地方轉型時常發生的狀況。

挑戰1|與社區共學的綠能說明會,緩解因為不了解而造成的擔憂

綠電、能源轉型、公民電廠對於地方居民是陌生的議題,「太陽能變成電?在屋頂裝板子就有租金收入?是不是詐騙?」種種疑問隨之而來,為消弭大家的困惑,團隊總計舉辦超過四場的綠能說明會、約三十位居民參與,從認識太陽能電廠模式、工法、收益機制、房屋場勘,一次次針對居民的提問釋疑,逐步降低未知的恐懼,慢慢從了解轉變為期待。

 

過程中,從居民視角意外發現屋頂上輕量型的太陽能電廠,可以取代原本的頂樓遮陽棚,讓艷陽下的高樓房不會那麼熱,還有專人定期維護安全,里長開玩笑地跟理事長說「之後你就可以在太陽能板下睡午覺了~」生硬的太陽能板瞬間變得可愛又體貼。

挑戰2|用安全第一的建置方案,與二十年維運之約來保障老屋安全

朝陽屋齡老化的程度和人口相同,爺奶級的屋頂承受逾百公斤的太陽能板重量會不會地裂、漏水?及面對地震、豪雨、強風等嚴酷氣候,真的適合建置太陽能板嗎?

 

針對諸多安全性提問,團隊邀請光電技師現場勘驗老屋結構、樓板承載重量、氣溫、日照長度、地質,建置時特意將植筋立柱位置落在屋樑和屋柱上,降低破壞建物的風險,且未來二十年陽光伏特家每年巡檢電廠兩次,確保維運安全,綠能好鄰居的結緣起點從此開始。

挑戰3|用彈性去接近社區需求,預見未來能源小鎮

與台電簽約「20年」雖代表著長期穩定的綠能收入,但未知的20年之長,也將居民不安的心思牽到好遠,「怕給孩子添麻煩」是台灣長輩含蓄的溫暖疼愛,房子是留給孩子的,未來改建或變更誰也說不準,團隊設身處地同理長輩的顧慮,研擬出彈性拆建移植辦法來應對變更的可能性,也讓長輩們理解,除了房屋外,綠能永續環境也會是留給子孫們珍貴的禮物。

用朝陽為永續帶來更多可能,綠光創生冉冉升起!

《朝陽滿屋・茶籽堂綠光創生計畫》第一波三戶示範電廠,預估二十年能創造 824,000度綠電,及415,300公斤的減碳效益,不僅為台灣創造更多再生能源,也用綠色經濟活化社區,與地方共享能源經濟,實質租金收入和綠能收益、更寶貴的是環境層面的永續。

 

接下來,我們將持續推動地方能源轉型,找到屬於朝陽的地方永續循環公式,擴大參與屋數和挖掘更多可用空間,種下綠色永續的朝陽種子,把山海間的朝陽,化作城市裡的光。

 

回到土地,讓美好發生。